绿色啄木鸟组织会长王涛获得“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 绿色啄木鸟会员30名志愿者参加了表彰大会,他们很受启发教育,认为潘老师给他们做出了榜样,到贫困的山区为人师表!绿色啄木鸟组织的代表王涛获得“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荣誉称号 9月6日上午,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邓朴方和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彭佩云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在行动应邀参加了此次表彰大会。 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公益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协办。评选出10位社会公益之星和20位优秀公益人物,获得“社会公益之星”的人士是:身残志坚的复转军人刘学军、妙手仁心不老松的百岁中医王昌松、“维吾尔族好阿妈”阿尼帕·阿力马洪、捐资助学救灾的小品王赵本山、“沙漠上的造林大户”张永举、“中国首善”陈光标、泽被桑梓的民营企业家陈绍常、古稀园丁教育情的山东退休教师李振华、“爱心妈妈”王琳达、坚守山区教育的志愿者潘世鹏,此外长期活跃于吉林省吉林市的隐身助学团体“辛文”获得集体奖。 ]$ S! T, `1 P5 i
9 _ F9 X J9 O8 d' e d$ h
  第二批获奖人员  
) n9 L/ [$ [$ X+ W7 d! H  “做公益会上瘾,让我快乐、健康!”- {7 ^. n5 l& A* J
2009-09-06 15:49:31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做公益会上瘾,让我快乐、健康!”
8 v2 P) x3 Y8 V2 C$ i8 {--“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大会侧记
& b' b1 A" N/ j, z
9 I O/ m2 ^! W3 u: @
7 Q* O1 m. B! y9 D- S I7 i0 j, a- M 9月6日,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表彰会现场。新华网 范云波 摄
/ `' A% W" w/ y[直播回放]第四届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表彰大会( x7 R( o. T* i- R- ~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苏海萍)在这里,任何的文字表达都显得苍白无力;在这里,久久回荡的掌声变成了最好的语言。) \) f# M1 ~- g) a5 L( t& a
6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大会上,从年轻的“80后”到发须斑白的百岁老人,他们用胸前挂着的金灿灿奖牌,和一句句质朴的语言,让现场每一位来宾感受到了平凡的伟大,以及用坚持创造出的朵朵生命奇葩。2 W' v' `* ~5 E+ {. v% i
公益无价,爱心等量。登上领奖台的数十位公益人物代表,尽管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用着不同的方式,但却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着共同一个爱心。
- M5 L8 u6 ?6 m1 W6 u湖南岳阳第二人民医院退休中医王昌松老人,今年已经107岁了。老人从医90多年来,始终视病人为亲人。在退休后租房义诊时,给困难病人资助生活费和往返路费,王昌松都已成了习惯。现在,尽管老人已经步履蹒跚,但面对主持人递来的话筒,王昌松依然坚定而谦逊地表示:“以后在公益道路上要更加努力!”. O+ c, o5 e/ @6 |0 A/ k* s
和王昌松一样,来自北京市第七汽车场招待所退休职工刘学军胸前也挂着“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奖牌。“做公益会上瘾,它让我快乐,让我健康!”站在领奖台上,刘学军面带微笑地告诉台下来宾:“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快乐了,我也快乐了!”
( q [- [7 u6 T+ w, Z今年51岁的刘学军从14岁救助两名落水儿童至今,救活的生命就有15人。几十年来,刘学军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身边的孤寡老人,五保户家庭,还用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资助了100多名失学儿童完成了学业。在此次评选中,刘学军得到了北大、清华等高校大学生的高票支持。
l# b Z$ M7 D$ D2 R在本届的十大社会公益之星队伍中,还有一张稚嫩的脸孔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他就是刚刚25岁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坦中学支教大学生潘世鹏。2007年8月,出身贫寒的潘世鹏放弃了城市的高薪职位,在明知工资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毅然来到了皖南贫困山区当起了一名支教老师。
" z- [: |/ y9 P1 A“我就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我也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也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资助,”谈起自己支教奉献的最初,潘世鹏眼角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4 V, p- i ^( {“做公益不是值得不值得,而是愿意不愿意。事实证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同样可以!” 潘世鹏最后用简单而朴实的话道出了自己,以及“80后”一代年轻人的心声。/ t: k. `5 Q; b) x
公益无法捕捉,但又无所不在。正如很多获奖人所言:“我们其实做得还不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从事公益事业,但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英雄。”但是,公益也需要榜样。每一次新的公益人物出现,让人们在饱含热泪的同时,也许在每一个人心中也种下了一粒种子,不久后便盛开出新的“公益之花”。
5 w4 k8 d( s! F4 e“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慈善总会等主办,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本次评选表彰活动为第四届。山东省沂源中学退休教师李振华、维吾尔族好阿妈的阿尼帕·阿力马洪、赵本山等获得了本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奖,吉林辛文助学会获得集体奖,普法坚守者田坤、热血青年潘庆伟等20人获得了“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奖。
# T% ~% g2 F0 |: G# i(本文来源:新华网 ) 5 r. f |8 T: y7 J M
: L0 \- b9 G3 ]- o" y- b0 y | g3 A' E1 l2 ^. z& z
4 T+ i% ?9 d/ ?6 p! }# n6 `3 ?* U
- ?" g, R0 L% K+ \) x
; |/ o) c& r8 f- ]' \) _
6 o. J3 Q2 h. h+ Q* t" P5 R
|
http://www.qhnews.com 新华网 2009-09-06 13:53 |
|
“首善”陈光标建议山西煤老板资金转投再生资源利用
2 X& r |5 w, Q, {* j" I1 N同时倡议居民区道路铺设弃用沥青而使用环保材料 9月6日,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表彰大会结束后陈光标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新华网 范云波 摄 日前,“中国首善”、“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陈光标在谈及山西煤炭业“国进民退”现象时,指出煤老板手头的数千亿资金不宜投入房地产业,或可投入到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产业,挖掘这座看不见的“金矿”。 ; y& k, o8 v6 R9 S6 N
陈光标说,据不完全统计,此番山西煤炭业国进民退中,民营和私企老板从中退出的资金至少有两千亿元以上,作为商人,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一笔巨额资金闲置,必定会去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流入房地产业,如“温州炒房团”一般到处炒房,导致房价飙升,势必带来不利的影响。
9 q2 Q y& E" p. S. H& s! I* \ 陈光标表示,房地产业目前在民众中的形象不佳,房地产商囤积居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伤害了广大购房者的利益,广大民众买不起房,也会导致社会不安定,这些都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而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属于阳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造福子孙后代,是民间投资的一个好的选择。陈光标建议,煤老板们可以从开采、消耗资源转为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到各大城市去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站,用科技的手段去开发这座无形的“金矿”。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而再生资源却是无穷的,可以无限期地开发下去。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的地球;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两相比较,何乐而不为? ( c; T" q8 P, E; Y) m! l
陈光标对资源再生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目前我国的资源再生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大,市场广阔,他在这个行业奋斗多年,越来越发觉这是一座宝库,从中获利颇丰,这从他每年过亿元的捐赠就可见一斑;而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几千亿元的可再生资源由于无人开发而白白流失。因此,他希望更多的富人能投身到这一产业中,仅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有无尽的资源可供开发,操作得当,既利国利民,又能保证丰厚收益。陈光标和他的企业已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欢迎各地朋友来和他探讨交流,他也十分乐意与大家分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的好经验、好方法。
" a: v) k: t3 z3 L9 u! ] ^ |
| 0 N5 J: e% _, S. |/ e+ E
5 }) L Q# l! v5 h4 n
|